成都将构建怎样的生活圈?老百姓的生活日常会有啥不一样?

日前,商务部、国家发改委、民政部等12部委联合发布《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》,全国首批30个试点地区名单出炉,成都位列其中。这将构建怎样的生活圈?老百姓的生活日常会有啥不一样?

A

不以地理位置“画圈” 整合资源开展跨社区服务

15分钟生活圈、15分钟生活服务半径等,多年前就成为城市改善群众生活环境、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。为何又再次提出类似概念?

“内容大有不同。”省商务厅流通业发展处相关负责人分析说,近年来各地便民生活圈快速发展,但也存在商业网点布局不均、设施老旧、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。这一次,要着力破解的重点在“社区商圈”。

成都锦江区三圣街道喜树路社区,有3条街道正同步进行改造提升。社区党委书记杨青松将这3条路形象地称为“青年的上班路”“孩子的上学路”“老人的买菜路”,“社区将重点围绕这三类人群,根据各自不同的属性需求,在相应的主题街道中植入更多服务功能。”上班的路,将植入共享雨伞等消费场景;上学的路,将打造安全主题场景;买菜的路,将融入共享有机口袋等服务,市民扫码即可免费领取。

更大的变化,在于对时间和空间的突破。在杨青松看来,过去打造的15分钟生活圈,看重的是社区对本辖区居民提供的15分钟生活半径服务。新提出的“一刻钟便民生活圈”则打破了空间范围,通过整合资源开展跨社区服务,不同社区的居民可以享受周边社区的优质资源。

这样的变化十分直观。目前,以喜树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原点,周边1.5公里范围内只有这一处服务中心。仅隔一条马路就是成龙街道枫树社区,以前,枫树社区居民只能舍近求远,到距离更远的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事,但随着社区服务资源的整合,枫树社区居民也能到属于喜树路社区的服务中心办事了。

“三圣街道人口居住密度大,我们一个社区实际要服务周边4个社区近10万人,社区公共事务服务和社区商业服务的空缺还很大。”杨青松表示,一方面社区新增40多项下沉服务,提供更多在门口就能享受到的政务服务,另一方面加快推广综合体社区商业,按照活动共做、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,跨社区整合各类资源,加快补齐短板。

B

引入信息技术 精准匹配社区商业服务

“一刻钟便民生活圈”,将社区商圈提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,而新技术、新业态的引入,是关键一环。

“通过提升智能体验,进一步优化和拓展便民生活圈的应用场景。”省商务厅流通业发展处负责人表示,包括鼓励引导第三方技术服务商把大数据应用到开店布局、进销存管理、物流配送、商品追溯等各个环节,鼓励应用5G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,驱动发展无接触交易、智能结算、网订店取(送)、直播带货、自助售卖等创新模式,都将在社区建设中得到充分体现。

在成都青羊区苏坡街道清源社区,眼下,一个以大数据为支撑的“社区微脑”正在加快建设,目的就是通过各种大数据分析,精准引进商业资源,对社区居民的消费需求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。

“利用小区智能安防系统、商场人流热力图、社区公共服务平台等多个渠道的大数据,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,最终对社区内的消费主力、消费方向、安全管理等方面形成大数据画像,从而精准匹配社区的商业服务,最终实现社区治理的精准化。”清源社区党委书记汤继刚说,“一刻钟便民生活圈”在加速去边界的同时,也将更加充分地突出市场商业逻辑。

一些不太复杂且具有基础的项目,已经让周边居民浅尝到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带来的变化。

下辖10个小区(院落)的清源社区,将该社区服务中心打造成了一个多功能的综合服务兼商业中心,先后引进清源食堂、清源儿童成长馆、清源社区幼儿园、清源生活家政等多个功能性服务项目,充分融入社区服务、活动、生活和文化场景。

“之所以会选择这些业态,是因为通过数据分析和市场调研发现,居民的更多需求还是围绕小孩和老人的,为此调整了业态结构。”清源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说。

社区商业一端连着千家万户,一端连着众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,既具有鲜明的民生属性,同时也带有显著的市场特性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建设,不仅将重心放在了便民服务上,还放在了“扶微”上。

“通过构建城市便民生活圈智慧服务平台(小程序或App),整合本地商户资源,提供周边商品和服务搜索、信息查询、地理导航及线上发券、线下兑换等免费服务,这些都是具体的‘扶微’举措。”省商务厅流通业发展处负责人表示,将加大鼓励大企业输出品牌、标准、管理和服务,为传统夫妻店、杂货铺提供集采集配、统仓统配等一站式服务,推动社区便利店、菜市场、餐饮店等品牌化、连锁化发展。

作为试点城市,成都也有明确计划:将按照“两年试点、三年推广”的要求,以社区为试点单元,覆盖城镇社区、乡村社区、产业社区,系统营造功能完善、精准高效的社区生活服务场景。到2025年,建成1000个布局合理、业态丰富、功能完善、智慧便捷、规范有序、服务优质、商居和谐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。

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

试点主要任务

科学优化布局—— 围绕便利消费、便民服务,明确便民生活圈商业网点规模、布局、业态结构和服务功能,与居民数量、消费习惯、经济水平等要素相适应;引导住宅和商业适当分离

补齐设施短板—— 推动便民商业设施进社区,打通“最后一公里”;支持智能信包箱(快件箱)、箱式移动早餐售卖车等便利设施进社区;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向养老、托育、家政、邮政快递、前置仓等领域延伸

丰富商业业态—— 支持再生资源回收点、前置仓等进社区,在安全、合法的前提下采取“一点多用”、服务叠加等方式发展微利业态;鼓励发展特色餐饮、运动健身、保健养生、新式书店、教育培训等品质提升类业态

壮大市场主体—— 鼓励大企业输出品牌、标准、管理和服务,发展社区便利店、超市、理发店、餐饮店等直营连锁;鼓励企业以大带小,开放供应链、物流渠道及门店资源,为传统夫妻店、杂货铺提供集采集配、统仓统配等一站式服务

创新服务能力—— 鼓励“一店多能”,搭载代扣代缴、代收代发、上门服务、租赁等项目;拓展智能体验,驱动发展无接触交易、智能结算、网订店取(送)、直播带货、自助售卖等创新模式

引导规范经营—— 引入专业运营商,鼓励整体规划、统一招商、统一运营、规范管理;鼓励设立为老年人服务的专柜和体验店,保留实体店铺面对面人工服务,支持现金和银行卡支付等

(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碧红 雷倢)

上述内容来自用户自行上传或互联网,如有版权问题,请联系zxcq@corp.zhuanglala.com 。

装修资讯行业动态